藏东南松针指示大气有机氯农药的传输与海拔效应
为了研究POPS是否在该区域是否存在高山冷凝结效应,将浓度分布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在SiteⅠ和SiteⅡ海拔跨度分别为1570-2490m和1520-3900m。而SiteⅢ的海拔高度相对前两者明显较高,跨度为2300-4300m。研究发现,在SiteⅠ和SiteⅡ,α-,γ-HCH,p,p”-DDE,p,p”-DDT和o,p”-DDT的浓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呈递减趋势。这种分布模式表明在SiteⅠ和SiteⅡ没有明显的海拔效应。而季风(表现为由南向北的山谷风)是控制有机氯农药分布的主要因素,这种分布模式表明污染物也可能来源于印度次大陆。也就是当污染物距离污染源区较近时,浓度分布主要受控于距离污染源区的距离。然而与前两个区域的结果相反,在SiteⅢ观察到α-,γ-HCH,p,p”-DDE,p,p”-DDT和o,p”-DDT的浓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这种区域位置的差异可能减弱了季风的影响,而高山冷凝结效应是控制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有机氯农药 分布规律 大气传输 海拔效应
杨瑞强 景传勇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国内会议
拉萨
中文
7-9
2013-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