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类研究
Christensen于1995年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本研究试着解决理论本身的三个问题: (1)不明确的定义(2)难以解释例外的破坏性创新现象(3)理论缺乏预测与应用性.本研究为理论性探讨的研究论文,将从文献整理开始着手,将各家学者对于破坏性创新定义与破坏发生流程的见解整合,并从中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与其他创新理论的最大差异在于不对称动机保护的存在.本研究也将讨论破坏性创新的分类,将原始理论下所无法解释的高阶破坏与商业模式破坏,用一新的分类模型来完整解释,以创新之投资报酬率与消费者愿付价格两构面,将破坏性创新分成5种类型: (1)传统破坏(2)商业模式破坏(3)高阶急遽式破坏(4)低阶利基破坏(5)快速破坏,并讨论这五种破坏类型如何适用于何种企业.最后,重新定义破坏性创新与破坏发生流程,并推导出五项命题,希望经由这些讨论,能使企业家更容易的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
破坏性创新理论 分类模型 经济增长 效果评估
蔡惠婷
成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4-176
2013-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