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自由经济示范区之治理结构与操作步骤-判断决策观点之检视-
在高度复杂不确定的全球性发展变迁下,淡化主权与行政疆界、需求有形无形体制建构、区分课题案例结构层次、厘清所涉个体角色功能,与谋求促进群体共识达成的治理努力无疑已成为两岸政府公共管理与地区社会公共事务的趋势主流而公民社会与价值移转亦成为两岸公共事务与公民治理的标记界碑.在经过课题事务适切的实务对接与认识感知后,两岸多数一般个体的认知本质亦已开始涵括目的性(end)的价值与手段性(means)的事实,自1990年代迄今的台湾与自2010年代开始的大陆,由于社会发展变迁与个体意识提升,如此的事实与价值认知差异与由此以致的人际冲突已成为多数公共领域课题事务的基本格局与普遍情况,因此在追求个体效率的管理以至进一步兼顾群体公平的治理中,以判断分析的操作程序结合理论诠释所作出的实务与政策建议应是可行有效乃至广泛适用的.本文尝试以判断决策理论架构为基础,再延伸整理至其操作步骤,以建构与检视当前台湾当局政策中主要的高雄自由经济示范区之治理结构,并纳入及连结”经建会”、经济主管部门、”劳委会”、”经发局”、”都发局”与”劳工局”等主承办官员之公共管理者;产业公会、劳工团体、民间团体意见领袖、小区民众与传播媒体等多方当事人;与所涉经济、产业、土地、环保、金融、法律、行政,及人力资源等复合领域专家之个体角色认知观点与群体结构的人际互动观点.
自由经济示范区 治理结构 经济增长 公共管理
汪明生 李金美 邱靖蓉
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信息室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02-215
2013-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