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数码文学研究的若干重点
西方基于计算机的数码文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早先从实验诗歌的角度关注随机文本的生成.60年代之后,人工智能、人机对话和叙事的关系获得重视,相关研究主要是程序开发者的自我介绍,还有来自理论家的审视与批评.超文本系统的开发给数码文学研究带来了新课题.不过,只是在80年代电子超文本小说问世之后,相关研究才升温.封装型电子出版物一度因其超文本、多媒体或超媒体特性而成为艺术家之所爱,并为理论家所留心,但很快就因在线超文本系统WWW的兴起而失色.研究者从90年代开始将主要注意力投向网络文学,探讨可编程媒体中的写作、阅读与嬉戏.21世纪以来,人们比以前更关注数码诗歌美学、计算机游戏和数码文学的关系、新媒体叙事技巧等问题.对于西方数码文学的研究成果工性、语言性与情思性、体验性与表现性等多种角度加以,可以从符号性与身体性、天然性与人考察.
西方数码文学 计算机技术 超文本形式
黄鸣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61005
国内会议
“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3-11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