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山县古寨乡”打榔”舞蹈形式调查

榔是田间劳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并发展为击打的乐器,从而使打榔成为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本文以马山县古寨乡的打榔为调查对象,从其历史、乐器构造、节奏及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榔这种落后的舂米工具,发展为击打的乐器,并成为民间舞蹈一种形式,这是劳动人民在艺术生活中创造能力的表现,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成果,对后人认识和研究马山县民间舞蹈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将打榔这种民间舞蹈传承下去。针对这一现状,马山县文化局己将打榔申请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寨乡的打榔爱好者也自发地成立了农民剧团和打榔队,积极地争取比赛和表演的机会,2006年古寨乡的打榔队就赴中国农业大学展演,让打榔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现今已有年轻人和男人参与打榔,这也为它的传承发展打下更好地基础。

民间舞蹈 打榔形式 资源保护 文化管理

丁梦溪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530022

国内会议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

南宁

中文

115-118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