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混溶宗教属性与地域民歌色彩

本文在分析彭水苗族丧葬仪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仪式上音乐的特点,包括法事中除占较短时间的“仪旨”与“通诣”是念白外,绝大多数仪程均为曲牌呗唱。曲牌呗唱时,除《爱诃嗯》有小段轻声清唱外,其余的曲牌一直都是“唱与敲(打击乐伴奏)相伴进行。即唱不离敲,敲不离唱,唱段间由器乐间奏过渡。在一坛科仪中,常常是唱有停时,而敲(器乐)却不断。器乐在彭水道场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向神灵传达信息的重要功能。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在我国历史上是早己有之的文化事象,只不过彭水民歌对彭水道场音乐的融合,似乎以一种更强势的姿态与力度特立独行地进行着。这于我国民间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以及这彭水道场音乐的地域民歌色彩,提供了一个较突出的比较研究的特例。
丧葬仪式音乐 混溶宗教属性 地域民歌色彩 苗族
孔庆余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409600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406-412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