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蛇毒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4只,随机平均分为蛇毒模型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沿眉弓上缘做弧形切口,显露位于眶内侧底部的眶下神经,予大鼠眶下神经干内注射蛇毒(浓度为0.1mg·1-1)或生理盐水41,于术后不同时段观察大鼠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及疼痛行为学表现.并用伊文氏蓝渗出法检测该区域血管通透性.结果:蛇毒模型组大鼠于术后3天出现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反应阈值与术前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大鼠易激惹,具有搔抓面部或攻击行为.机械痛阈值降低持续至术后60天,此后逐渐恢复,术后90天完全恢复同术前.注射蛇毒后眶下神经支配区域伊文氏蓝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眶下神经干注射蛇毒可致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痛觉超敏现象,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作为研究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动物模型.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何莹 钱晓焱 辛佳炜 伍建平 谢益宽 安建雄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玉泉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2-117
2010-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