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溶剂气氛处理-构建共轭聚合物薄膜形态的一种新方法
溶剂气氛处理在许多研究中,如基底表面晶体原位生长、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等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定量化上的难题,提出了可控溶剂气氛处理并在实验方法上予以实现.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一构建聚合物薄膜形态的新方法及其在调控共轭聚合物薄膜和复合薄膜中的应用.通过对处理时蒸汽压、蒸汽压升高速率和处理时间的控制,可以控制碳60的晶体形状和尺寸从几个纳米的球形对称结构到直径为20纳米左右,长径比达10以上的纳米棒结构,直到直径为微米级但仍为棒状结构的晶体。而且这些晶体在聚合物薄膜基体中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聚集。利用所构建的直径为10-20纳米的棒状C60与聚(3-己基噬吩)(P3HT)复合薄膜作为光敏层的电池的转化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达到2.5%,该效率比基于原始复合薄膜的电池高了近6倍。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在薄膜中原位构建C60纳米棒对形态优化的贡献,进而显著提高了器件的性能。这也验证了他们发展的可控溶剂蒸汽氛围处理这一新方法对构建复合薄膜精确形态的强大功能。
共轭聚合物 薄膜形态 可控溶剂气氛处理法 性能评价
杨小牛 鲁广昊 黎立桂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130022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05-106
2008-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