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酸酯:从可控合成到生物医学应用
聚磷酸酯是一类以磷酸酯键为主链链接的生物材料,结构可变性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理条件下聚磷酸酯可以水解或通过酶催化而降解.由于聚磷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近来研究组报道了从五元环状磷酸酯单体出发,应用三异丙醇铝或异辛酸亚锡/醇引发体系进行开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得到结构可控的聚磷酸酯。用五元环状磷酸酷单体开环聚合获得的聚磷酸酯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它和疏水性脂肪族聚酯的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并用于药物的体内外输运。与广泛研究的聚乙二醇-聚酯纳米颗粒不同的是,基于聚磷酸酯和脂肪族聚酯嵌段聚合物的纳米颗粒表面可以方便的通过共价修饰接枝生物活性的配体,实施靶向药物输送。此外,聚磷酸酯壳层还可通过引入官能团(如-SH)使其交联从而增强纳米粒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暴释。基于聚酯和阳离子型聚磷酸酯(-NHz官能化)的嵌段聚合物可以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siRNA分子,利于siRNA分子进入细胞,并在胞内迅速从纳米颗粒解离,从而起到高效沉默基因表达的效果。具有合成可控、结构可变性高、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物理化学性能的聚磷酸酯在生物医用邻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 聚磷酸酯 可控合成工艺 性能评价
王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市黄山路443号,230027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60-161
2008-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