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共轭的低聚并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期在全共轭的低聚并苝酰亚胺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其简单的合成方法、新颖的分子结构、特殊的光电性质以及超分子组装结构等等。通过研究发现四氯苝酰亚胺在碘化亚铜和L-脯氨酸的活化下可以发生分子间的偶联反应,得到全共轭的二并苝酰亚胺。其新颖之处在于通过一锅反应沿着苝酰亚胺的bay位形成了三根碳-碳键,非常简单高效地扩大了分子的二体系,合成出全共辘的二并苝酰亚胺。此外,以二并苝酰亚胺为骨架进行功能化修饰,合成了一系列bay位含有杂原子(包括硫、硒)的二并苝酰亚胺衍生物,为其进一步的功能化应用提供了基础。二并苝酰亚胺类化合物在可见光范围有宽谱吸收,同时电化学研究表明其优良的电子受体特性,有望作为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的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地,将上述合成方法推广到低聚物的制备。以四嗅苝酰亚胺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一步法制备了三并、四并、五并苝酰亚胺,成功地获得了含有graphene纳米单元的电子传输性材料。通过HPLC,有效地分离了三并苝酰亚胺的2种异构体。四并、五并苝酰亚胺存在更多可能的异构体,其分离也在进行之中。
全共轭低聚并苝酰亚胺衍生物 合成工艺 性能评价 结构特征
王朝晖 钱华磊 石予白 甄永刚 岳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10019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254-255
2008-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