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上升流速IC反应器OCC废水启动过程功能菌群落分布

常温下,对两种不同上升流速的IC反应器进行启动实验,通过”葡萄糖配水+OCC造纸废水”的进水方式,逐步提高造纸废水的配比.并研究了两反应器在启动过程中COD去除率、容积负荷(VLR)、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辅酶F420含量、脱氢酶活性(DHA)的变化差异,并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各反应器内功能菌群落分布差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1历时27天启动成功,相比种泥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提高了30.76%,耗氢产乙酸菌提高了52.63%,产甲烷菌提高了2.76倍;R2历时57天启动成功,相比种泥R2中的食丁酸盐产氢乙酸菌相对丰度提高了33.74%,耗氢产乙酸菌提高了1.16倍,产甲烷菌提高了2.67倍.耗费启动时间较长但通过降低有效高度从而大大降低加工与维修难度的新型IC反应器R2是可以达到与传统型IC反应器R1相匹敌的处理效能的.

造纸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上升流速 启动过程 功能菌 群落分布

周轩宇 马邕文 万金泉 王艳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国内会议

广东省造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91-97

2013-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