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水金矿床围岩蚀变期次、分带与找矿标志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室内外研究结果,对甘肃大水金矿床近矿围岩热液蚀变期次、分带及其找矿标志意义做一简要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大水金矿区围岩蚀变较发育,且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矿区内围岩蚀变分带研究较少,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通过野外剖面及镜下观察,根据围岩及蚀变岩石颜色、结构、构造和蚀变矿物组合、矿物交代强度,结合分析测试数据,进行蚀变矿物的水平分带和蚀变组合的垂直分带,建立蚀变分带的三维模型,将有助于周边及深部的找矿工作。
金矿床 围岩蚀变 找矿标志 成矿元素
胡媛 彭秀红 杨海 郭成 张江苏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化学与核资源工程系 地球化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化学与核资源工程系 地球化学,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907-908
2013-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