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星斑川鲽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学分析
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大菱鲆、星斑川鲽及其杂交种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可数性状中,杂交种的背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胸鳍鳍条数、尾鳍鳍条数与父母本都有重叠,不能利用可数性状将三者直观地区分,在腹鳍鳍条数上三者一致。(2)可量性状中,除腹鳍长/体长性状在三者中的差异都不显著外,杂交种有9个性状与大菱鲆差异不显著,但其19个可量性状与星斑川鲽都为显著差异。(3)判别分析表明,利用10个对结果影响贡献率较大的参数分别构建了其判别函数,对大菱鲆、星斑川鲽和杂交种的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8.9%,判别效果非常显著。(4)主成分分析表明,共获得了4个主成分,其累积总变异的贡献率为73.49%。其中第一主成分中具有较大方差贡献率的性状遍布全身,这与判别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其可以将星斑川鲽和另外两种区分开,但不能彻底区分大菱鲆和杂交种。大菱鲆和杂交种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三主成分上,第三主成分上具有较大方差贡献率的性状为腹鳍长和体厚度,说明杂交种在这两个性状上更多继承了星斑川鲽的特征。
大菱鲆 星斑川鲽 杂交种 形态学分析
马海涛 刘相全 韩承慧 姜海滨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烟台 264006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烟台 264006;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201306
国内会议
绍兴
中文
66-67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