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玄奘“(真)唯識量”與戒賢的教授

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中所介绍的玄奘的唯识比量(真唯识量)向来都是用《大正藏》中所收的《续高僧传》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资料来进行解释的.但据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玄奘的传记资料有着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之间在内容上有着显着的差异.因而,关于唯识比量的研究也应当注意这种史料间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在日本兴圣寺发现的《续高僧传》中,明确的记载着唯识比量是玄奘见戒贤之前所作这一值得关注的信息. 向来被参考使用的《大正藏》中所收的《续高僧传》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等资料都主张玄奘从戒贤处学到的唯识思想是当时印度最完善、最精深的唯识教理.在这一背景下,也促成了《解深密经》的三转法论说的诞生. 《大正藏》中所收的《续高僧传》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资料记载了玄奘在戒日王的无遮大会上与其他论师进行辩论之事,但并未提及唯识比量.根据窥基的《因明人正理论疏》等资料,对唯识比量的讨论和研究是在玄奘死后才展开的.众所周知,尊戒贤之师护法的思想为正统的《成唯识论》与窥基有着密切的关联.彰显戒贤思想的《大正藏》版《续高僧传》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很可能也与推崇护法正义的窥基的主张有一定的关联.

玄奘 唯识比量 《续高僧传》 《解深密经》 三转法轮说

師茂樹

花園大學,日本

国内会议

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

香港

中文

167-175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