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输电线路冰灾加固效果评价及成果应用

文章对2008年2月份中国南方发生特大冰灾后的加固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以贵州都匀电网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为实例,对输电线路加固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于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冰灾后,大部分的自立式铁塔塔型不能满足110kV输电线路的重冰区段的运用,为此引进了xx设计院研制的加强型铁塔,经过加强的铁塔具有极强的自身稳定性,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运行实践,效果良好。在新建工程的设计阶段,普遍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合理利用资金,尽量做到效益最大化,对输电线路的检修、技改起到了方向性的指导。对于设计新建、改建线路路径选择,重点关注微地形、微气象地域。在绝缘配合上,在中重冰区采用一片大盘径绝缘子的方式,阻断绝缘子冰桥接的形成,为降低覆冰季节的防冰闪故障,提供了解决的途径。重视输电线路中存在的不平衡张力问题,设计时,重冰区线路段,耐张段长度应控制在2千米以内,以免造成串倒,尽量避开大小档设计,直线杆前后侧档距差应控制在150米以内,线路改造时,加大了改善这方面缺陷的力度。三联杆因其结构为单杆设计,自身稳定全靠拉线,一旦拉线断落,电杆受不平衡张力,极易造成倒杆事故。三联杆在本次冰灾中的绝对损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三联杆的数量本身不多,损毁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结合三联杆在运行维护上的缺点,在以后的工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三联杆,对于现有三联杆,着重分析其受力问题,对于超其使用条件或不平衡张力差明显的杆塔进行更换改造。单、双回铁塔,严禁超出铁塔的使用条件;轻、重冰区铁塔应选取相应的铁塔,不能搞一锅端;尽量避免双回同塔,如无法避免,选用加强型双回塔。合理使用加强型导地线,重视导地线与输电线路杆塔的合理配置,为输电线路导地线的检修、维护、设计选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微气象区域,以预绞丝式金具替代普通线路金具,使线路的抗振能力,耐磨损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输电线路 凝冰灾害 加固技术 效果评估

郭敏

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省都匀市558000

国内会议

2013年加强电网抗冰能力技术经验交流会

贵阳

中文

386-389

201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