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2S近红外量子点制备及其光学性质调控与应用

近红外荧光,特别是波长位于1000-1350 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由于活体组织对其具有较低的吸收和散射,因此在活体影像研究中具有高穿透深度,高成像信噪比等优点.基于对无机半导体能带理论和无机纳米晶成核与生长过程的理解,第一次提出和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Ag2S量子点,通过量子限制效应和能带裁剪理论对其荧光性质进行调控,分别获得了一系列尺寸和波长可调的单色近红外荧光Ag2S量子点、双色荧光(蓝色、近红外)Ag2S-ZnS纳米异质结和三色荧光(蓝色、橙色、近红外)Mn掺杂Ag2S-ZnS纳米异质结;并且利用Ag2S量子点近红外荧光实现了对细胞和活体组织高灵敏度和高信噪比的影像研究.
生物成像 纳米探针 硫化银量子点 近红外荧光 光学性质
王强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215123
国内会议
江西吉安
中文
5-6
2013-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