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跨文化論「當代劇場」的舞台空間表現
自二次世界大战后,兴盛强权的西方帝国主义,加速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走向现代化,东西方剧场人士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西方「后现代剧场」、「前卫剧场」和多元文化,藉由异文化交流向传统剧场中的吟唱、特技和舞蹈等等,重新寻求定位.二十世纪末起,欧美「前卫剧场」艺术家们开始以多于一种以上的文化素材创作,而由此术生了新兴的表演美学「跨文化剧场」.而二十一世纪,是进入一个多元文化且互相对话的世纪.有关「跨文化剧场」实践成果与定义理论,大部份见于西方专书.而「跨文化戏剧」或「跨文化戏曲」的改编作品,已履见于雨岸「当代剧场」,且表现得非常活络而多样面貌,值得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先从「跨文化剧场」在当代剧场之发展,进入「跨文化研究」与「异质比较法」之理论脉络,分析「跨文化戏曲」之定义,最后,从新编剧目中选出八个例子,论述当代剧场之舞台空间表现.
戏曲 跨文化剧场 舞台空间 艺术表现
朱芳慧
臺灣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115
2012-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