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琼剧音乐的沿革看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趋同化

琼剧是海南的地方戏,其称谓始于1932年,在相当长的时期,人们习称为土剧、土戏.但土剧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本土表演艺术,学术界有”琼剧乃外来剧种的变种”一说. 琼剧是在土戏班中成长起来的,土戏班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顺应民间的欣赏需求,因此”代有变易”.潮音盛行,土戏班视潮音为圭臬,”梆簧声腔”兴起,土戏班又观风使舵,唯广府班为马首,声腔的每一次变易,都会给土戏班留下一层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褪去外罩,一种属于土戏班自己的、更适合本地欣赏趣味的剧艺也就粉墨登场了. 琼剧发展历程中,其音乐在向本土化转换的同时也呈现另一特征,即趋同高、昆、梆簧等外来声腔和其他的音乐形式.戏曲声腔剧种的趋同是一种客观存在,自古犹然.在近几十年来,尤为突出.趋同化虽然模糊了剧种之间的区别,却有利于戏曲艺术的竞争、发展.

琼剧 声腔理论 剧种分类 音乐趋同化

朱飞跃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国内会议

2012年海峡两岸戏曲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65-171

2012-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