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胃癌中低发地区胃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为探索福建省居民胃癌发病危险因素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同安区和福安市抽取调查对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检测血清PGI、PGⅡ.G-17和Hp感染水平,比较两地胃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暴露特征.结果:同安居民劳动强度、吸烟、吃热烫食品、吃薯干、饮茶频率均明显高于福安,饭量八分饱的比例和吃咸菜、水果、绿色蔬菜的频率均明显低于福安(均有P<0.05);同安居民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福安,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福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饭量、热烫食品、水果、绿色蔬菜、饮茶、血清PGⅠ、PGⅠ水平可能与两地胃癌发病水平有关.结论:血清PGⅠ、PGⅡ可能是胃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在居民中开展血清PGⅠ、PGⅡ监测,并指导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预防胃癌发病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胃癌 发病机制 血清流行病学 危险性评价
陈铁晖 林丹 黄少芬 戴龙 陈仁忠 林嵩 郑奎城 林曙光 钟文玲 李晓庆 林修全 林熙 胡祥炬 苏畅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 厦门市同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同安 361100 福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安 35500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42-148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