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宣化区传统葡萄园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

历史悠久、种植技术独特的宣化传统古葡萄园系统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它有别于其他葡萄园,是一种庭园种植模式,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本文选取宣化区观后村、大北村和盆窑村三个葡萄园集中的村庄的30个农户开展实地调查,调查区内共有除葡萄外的可利用植物74种(包括亚种和变种),隶属于29科57属.其中属于葫芦科的种数最多,其次是百合科、菊科和茄科.比较了不同村庄和不同架型的葡萄园中的物种数目,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从用途的角度分析了葡萄园中的庭院植物的生计价值.其中蔬菜用植物共有27种,水果用7种,观赏用30种,其他用途10种.不同村庄的葡萄园生计价值有所不同.在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之后,可以通过动态保护途径对其进行保护开发,使其可持续发展.

葡萄园 种植模式 生物多样性 生计价值

何露 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

昆明

中文

1-5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