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三种主要途径:生态补偿、有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旅游发展.基本结论为:三种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途径都可以通过经济学的理论进行阐释.生态补偿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与环境的传递作用,实现人对人的补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态补偿属于一种庇古方法,只有在通过使用市场机制费用过高的情况下才应该作为替代性的合约使用.有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本质上都是科斯方法,长期来看,其效率高于庇古方法,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发挥主要作用.三种保护途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在不同的保护时期发挥不同的保护作用,在政府主导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注意政府干预市场和有效监督市场的度.
有机农业 文化遗产 生态补偿 可持续旅游
庞世明 孙业红 魏云洁 刘某承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8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