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可膨胀再入防热锥救生返回技术

近30年来,在轨运行的载人或不载人有效载荷和高层大气探测应用的返回式飞行器所采用的技术已显阵旧,再入飞行器的高成本、复杂而笨重的防热材料,以及在稠密大气层打开降落伞系统作为气动力减速装置和海上降落伞时备有漂浮系统,这种回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很少有重大改进.航天器为承受气动减速载荷着陆冲击,采用刚性飞行器壳体,这会导致返回舱的质量和外型大于有效载荷的数倍.柔性可膨胀再入防热锥可解决上述不足之外,这种锥形返回舱在返回前进行充气改变其气动特性,使在返回过程中达到所需的气动参数和最终着陆速度.可膨胀再入防热锥技术能使有效载荷舱获得广泛用途,不但能使航天员、货物和昂贵的硬件安全返回地面,还能在载人飞行遇险时作为应急救生的有效措施,以及未来火星探测中发挥积极作用.

防热锥 航天救生 回收 柔性体

沈祖炜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五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

襄樊

中文

116-121

200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