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公共场所的精神文化卫生

中国是一直都是以礼仪为重的国家,这也一直都是人们引以为自豪的地方。虽然中国现如今的文化习惯并不是很好,但是中国的公共场所的精神文化卫生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根据各种现象表明,现如今违反公德的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改善程度参差不齐。但是也了解到人们最反感的违反公德现象中,“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和“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等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而“机动车抢道乱行”、“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两种最反感的违反公德行为的改善程度不明显。其他改善较大的行为还有“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在禁止吸烟的场所抽烟”和“说话不文明”等。可以以北京为例,在社会公德四个具体方面的评价处在中等水平北京市民在社会公德四个具体方面的评价处在平均数的稍上方。从社会公德四个具体方面的横向比较看,北京市民在热心公益方面做得最好,其次是文明礼貌和环境保护,做得最差的是“环境卫生”。从纵向的比较看,“环境卫生”和“文明礼貌”方面的文明程度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环境保护”的文明程度却有了一定下降。人们有很多突出的美德主要有乐于助人、热情待人、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和礼貌平和,而善待外来人口作为了很多人的行为准则。从文明礼貌的具体行为来看,根据了解的人们所观察,大多数的人认为在公共场所遇到事情,会有人施予帮助,但也有少部分的人认为人群中不会有人主动站出来加以劝解或施以援手。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做到以礼待人。但是根据这种现象也发现,在广大人们的心中培养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使公德意识成为普遍的核心的人格特质,成为现代社会公德建设的最根本举措。

公共场所 精神文化 卫生管理 效果评估

赵素琴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40

国内会议

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3-53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