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16日苏州区域性霾天气分析与模拟
利用苏州地区丰富的霾监测资源,对2013年1月12~16日持续性的区域霾天气进行了分析,表明在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纬向型调整、冷空气活动减弱、地面处于均压场的背景下,夜间晴空辐射降温作用明显,近地层风力较小、湿度增大、层结稳定,同时影响本地的偏东气流利于水汽输送、西北气流利于内陆污染物输入,较低的边界层顶不利于垂直扩散,因此近地层的水汽和悬浮颗粒物不断累积,导致雾霾天气出现并持续.进一步研究本地化的NJU-CAQPS系统对此次霾天气的预报结果,发现对不同下垫面(城区和郊区)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具有较好的模拟区分能力,趋势与实况较为吻合,但数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低)估,对实况浓度低的吻合度较高、对实况浓度高的吻合度不高,颗粒物浓度和AQI指数预报的相对误差均在7%左右.
区域性霾 动态过程 数值模拟 天气预报
韩珏靖 朱连芳 林慧娟 陈飞 钱文斌
苏州市气象局,江苏苏州 215131
国内会议
浙江安吉
中文
1-11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