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安地区霾的环境特征分析

利用淮安基准站地面观测资料气象站1993-2012年二十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淮安地区霾天气出现的年季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分析,总结出淮安出现霾的年际、月际、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淮安霾天气日数除6月因秸秆燃烧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引起的霾外,11月是最多的,秋冬两季占全年霾天气日总数的57%;不管是从霾的发生概率,还是从霾的发生强度分析,淮安霾天气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影响淮安霾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的气象因素主要有:风、降水、相对湿度以及天气形势等.2012年1月25-28日的一次持续性霾具有显著特征,在暖性高压脊的控制之下低空边界层有较强的逆温,低空风速随高度变化不大,同时风向变化较小,低层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霾天气 动态变化 气候特征 环境分析

谢真珍 王蓓元 倪玉红 唐宇 王永红

淮安市气象局,淮安,223001 盱眙县气象局,盱眙,2117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浙江安吉

中文

1-10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