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上海奉贤一次大雾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上海市自动站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从大尺度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及各物理量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12年4月19日早晨上海市东南部沿海地区出现的一次雾天气过程的性质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此次雾过程是一次锋面雾;前期高空弱脊有利于高层下沉运动,地面倒槽东移,低层有弱的辐合上升运动,两者结合有利于近地层水汽的积累,有助于低空稳定层结的建立,为这次浓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环流形势;地面冷却降温,以及中低层暖平流作用,促使多层逆温存在,为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层结条件;前期降水条件、锋前近地层偏东风场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当气温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气温、露点和地面温度三者接近时,更易形成能见度偏低的大雾天气.
大雾 动态过程 气候特征 天气预报
过霁冰 徐杰
上海市奉贤区气象局,上海201416 上海海洋气象台,上海201300
国内会议
浙江安吉
中文
1-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