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1-2011年湖州霾日地面天气类型及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2001-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杭州探空站探空资料,对湖州地区霾天气的地面天气类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州地区高压控制、高压底部、高压后部和地面倒槽类型天气形势对霾的产生较为有利,冷锋、东风带和气旋系统影响时霾出现的概率较小.(2)风向为东南偏东风、东南风和风速在2~4m/s时易发生霾天气,24小时风速变化越小越容易引发霾天气;24小时气压减小比气压增大更利于霾天气发生,且气压变化越小越容易引发霾天气;24小时气温升高比气温降低更利于霾天气发生,24小时气温变化为1~2℃最易引发霾天气,且城市上空大气的逆温对霾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降水后的第二天最易发生霾天气,降水次日霾天气发生也较多,随着连续不降水日的增多,霾天气发生减少;大气稳定度表现为中性类时,即B、C稳定度等级,霾天气易发生.

霾 天气类型 环境分析 气候特征

陈中赟 李洪权 骆丽楠

湖州市气象局 湖州 3130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浙江安吉

中文

1-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