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藏高原大气黑碳气溶胶传输及沉降季节特征的气候模拟分析

根据全球气溶胶气候模式GEM-AQ/EC1995-2004年模拟,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大气黑碳气溶胶的来源、传输及沉降季节特征.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的主要来自自由对流层和大气边界层的输送.相对于自由对流层的黑碳输送,紧邻青藏高原的南亚、东亚以及东南亚大气边界层的输送更有效,它形成了青藏高原由北向南、自西往东黑碳气溶胶浓度和沉降明显递增的基本分布形态.横跨欧亚大陆自由对流层的黑碳气溶胶由西向东向青藏高原的输送全年不变,夏季输送路径最北但强度最弱,冬季路径最南而强度最强.大气边界层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受控于亚洲季风环流变化,来自南亚的黑碳气溶胶在春季越过孟加拉湾传输进入高原东南部,夏季则可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青藏高原南部腹地;同时中国中部排放的黑碳气溶胶也在东亚夏季风向北扩展中驱动它从东向西往青藏高原东北部传输.从秋季到冬季,随着夏季风撤退,南亚黑碳源区向青藏高原传输衰退,东亚冬季风的反气旋性环流的南侧及西南侧的偏东风携带秋季中国东南部源区和冬季东南亚源区黑碳气溶胶向青藏高原东南部传输.受青藏高原明显的暖湿季和干冷季气候影响,干湿沉降分别主导了青藏高原冬季和夏季黑碳沉降,夏季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沉降总量大多超过8-10kgkm-2season-1,在高原东北部的最高值超过40kgkm-2season-1.冬季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沉降量最低,大部地区黑碳沉降低于5kgkm-2season-1.青藏高原黑碳沉降的冬夏季节相差约为2-8倍.

大气黑碳气溶胶 传输系统 干湿沉降 气候特征

孙海波 韩永翔 赵天良 S.L. Gong

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 浙江 宁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Air Quality Research Division,Science & Technology Branch,Environment Canada,Toronto,Ontario,Canada

国内会议

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浙江安吉

中文

1-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