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3年入汛来首场区域性暴雨过程螺旋度分析

利用NCEP1x1再分析资料计算水平螺旋度、垂直螺旋度、水汽通量散度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来分析2013年入汛以来首场大范围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1日6时(UTC)-1日18时,北支槽后冷空气由高层向低层逐渐渗透,低层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却比较强盛,在850hPa切变线南侧形成“上干下湿”大气垂直结构,引发了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1日18-2日12时,随着南支槽东移加强,对流层中高层西北风转成西到西南风,“上干下湿”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降水转为以稳定性为主.850hPa水平螺旋度大值区可以提前6小时预报出降水分布,且水平螺旋度中心位置与强降水落区也比较一致;850hP垂直螺旋度与降水分布没有一致关系,但垂直螺旋度中心位置与同时刻附近暴雨中心区有一致的对应关系.垂直螺旋度大值出现明显滞后于水平螺旋度大值,水平螺旋度可能为垂直螺旋度的形成或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对于强降水落区,水平螺旋度比垂直螺旋度更具有时间提前量.永嘉上空的水平螺旋度大值演变可以解释永嘉大暴雨发生机制.

区域性暴雨 动态过程 螺旋度 气候特征

余贞寿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8;温州市气象局,浙江温州,325027

国内会议

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浙江安吉

中文

1-9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