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毒素及其相关疾病
尿毒症毒素是指肾衰竭患者体液中浓度明显增高,并与尿毒症代谢紊乱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的某些物质.在20世纪70年代,瑞典学者Bergstron等提出,凡是被称为尿毒症毒素的物质需具有如下特征:①潴留于尿毒症患者体内而且其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②有明确的理化性质与分子结构;在体内潴留某种溶质与特异的尿毒症症状明确相关;③采用相同的毒素浓度可以在动物模型再现尿毒症症状,或组织细胞损伤现象;④清除体内该物质时可以减轻或缓解尿毒症症征. 目前对毒素的分类国际国内均无统一标准,大多根据其分子量进行,通常将尿毒症毒素分为三大类:小分子物质:分子量<5OODa,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5OOODa,大分子物质:分子量>10 OOOD。尿毒症毒素会导致尿毒症性心血管病,抑制免疫,营养不良,基因损伤等疾病发生。介绍了毒素小分子物质中胍类物质、ADMA、磷;中大分子物质中PTH、ACE、补体等于相关疾病的发病及病理。
肾衰竭 尿毒症毒素 并发症 发病机制 病理特征
李荣山
山西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山西省肾脏病学术会议血液净化质量培训会议
太原
中文
43-48
2013-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