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及其岩臼发育问题
本文通过对普陀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介绍,探讨其岩臼发育问题的形成,研究表明,花岗是由长石、云母和石英构成的块粒状结构,长石容易风化,常在岩面上形成蜂窝状的风化穴。因花岗岩的三组节理发育,经受长期风化作用,形成裸露岩面(光滑岩面)如心字石;石柱;树劈石;摇摆石,如磐陀石;石蛋(摇摆石崩落到山坡和沟谷)大者直径达数米。进而验证了把风化基岩面误解为冰川磨光面,把石蛋当成冰川搬运的大漂砾,把暴雨径流沟槽当成冰川融水流水槽、把所有的岩臼误解为冰川融水冲蚀成的”冰臼”。
花岗岩 地貌景观 岩臼发育
郑本兴 夏小明 欧丹燕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研究所,杭州,310012 舟山市普陀山园林管理处,普陀山,316107
国内会议
浙江天台
中文
141-144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