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断、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方法:总结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腹痛,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综合分析患者病因、病情和辅助检查,采用置管溶栓、导管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方案进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运重建术。伴肠坏死的患者行肠切除术。结果:85例患者中,3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行腔内介入治疗,3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其中治愈好转50例,死亡24例,放弃治疗11例。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误治,预后较差。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有效手段。术前选择合适手段及早明确诊断,并尽快应用个体化的血运重建术能显著改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手术治疗

邢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 北京 10002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年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3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