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截趾缝合术治疗脱疽临床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下肢动脉缺血病人明显增多,即中医所谓的“脱疽”。文章以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例为糖尿病足患者为例,总结采用截趾缝合术治疗脱疽的临床经验。采用截趾缝合术需满足: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患肢血供需得以改善,具体表现在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均有好转;发生坏疽的患趾局部红肿基本消头;患趾在坏死累及骨质后,创面长期不愈合,或表面愈合后又出现脓性分泌物溢出;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因其与自身的免疫反应有关,故一般不选择截趾缝合术,但若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时,表示此阶段患者处于稳定期,非免疫反应急性期,此时可选择截趾缝合术。

脱疽 截趾缝合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张东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 1007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年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3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