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文章以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采用不同入路置管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方法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6例为例进行阐述。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日益受到了重视,它可尽早促进血栓的溶解,恢复深静脉的通畅,防止血栓的延伸和复发。可采用多种通路进行,不同入路其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来看无明显差异,但穿刺的成功率均较高,颈静脉及对侧股静脉入路常有逆行通过瓣膜受阻、左骼静脉压迫受阻及径路较长的情况,置管到位成功率不如腘静脉入路或不能完全到达血栓较远端。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近年己逐渐趋于谨慎,对于右下肢病变,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左下肢发病者滤器不作为常规选择。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能够在急性期尽早清除血栓,尽可能恢复静脉管腔、保护静脉瓣膜。经颈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不同入路进行深静脉置管溶栓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不同路径均有其优缺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以期操作更加方便,减少并发症,取得更好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性溶栓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马海涛 周涛 邱文淼 刘辉 李晓绿 冯庆山 代雪娜 吴建萍 刘平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 郑州 4500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年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