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治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是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当今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发于下肢手术或创伤.本病多发生在下肢及盆腔静脉,临床可以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栓子脱落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致命.后期则会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改变等,严重者将发生静脉性溃疡,甚至丧失劳动力,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大约20%~25%的DVT患者在两年内发展为PTS,其中伴有静脉溃疡约5%~1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DVT引起的危害范围广而严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患病后早期选择的正确诊断和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尤为重要,是DVT治疗的关键.治疗上主要为防止血栓的局部蔓延,阻止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降低PE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并发血栓形成后PTS的发生.DVT属中医学的脉痹、肿胀、血瘀流注等范畴.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明确命名为“股肿”.是由于湿热流注于血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血凝,瘀阻血脉经络而形成.应用中医活血通络的药物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环.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能够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消除下肢瘀血肿胀,减轻肢体瘀血状态,改善肢体的血运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 诊断机制 临床治疗
王刚 王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