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研究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尼龙线的体外分流实验评估其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以及将尼龙线置入绵羊椎间盘内的实验评估其对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和生物相容性.应用特别设计的操作工具将尼龙线置入患者腰椎间盘内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称之为腰椎间盘分流术.15例经椎间盘造影术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在局麻下行腰椎间盘分流术.手术节段L3-4 1例,L4-5 6例,L5-S1 7例,L3-4合并L4-5 1例.术后1周,3月,1年和2年时通过VAS评分,ODI评分和影像学评价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体外实验显示通过尼龙线可将乳酸溶液的pH值从低于4.0调高至7.14;体内实验表明绵羊椎间盘置入尼龙线后,椎间盘内蛋白多糖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尼龙线周围无炎症反应.临床应用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腰椎间盘分流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年随访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VAS改善率达79.16%±12.33%;ODI改善率为77.42%±12.20%.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2年椎间盘高度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显示根据改良Thompson分级,分流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无加重.结论:经皮腰椎间盘分流术增加了椎间盘内营养供给,改善了pH值,促进乳酸等代谢产物分流排出,减少其对伤害感受器的刺激,能够明显缓解腰痛,改善腰背部功能,并且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优点,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崭新的微创手术.

椎间盘源性腰痛 微创分流术 生理功能 临床疗效

史金辉 杨炎 周峰 张洪涛 王根林 杨惠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厦门

中文

3-12

2013-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