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在脊柱畸形矢状面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定义一组新的参数——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CHA),用于描述和量化相邻生理弯曲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正常志愿者93名及95例脊柱疾病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对所有志愿者及患者测量包括骶骨后凸角(SKA)在内的常见脊柱-骨盆矢状面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并对所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将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包括颈胸和谐角CTA:C2下终板中点与C7下终板中点连线和T1上终板中点与T12下终板中点连线的夹角;胸腰和谐角TLA:T1上终板中点与T12下终板中点连线和L1上终板中点与L5下终板中点连线的夹角;腰骶和谐角LSA:L1上终板中点与L5下终板中点连线和S1上终板中点与骶骨尾端连线的夹角.),比较正常人及不同疾病间CHA的特征性改变.此外,根据Schwab SRS成人脊柱侧凸分型对病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平衡状态下的CHA改变,以检验此参数评价矢状面平衡的可信度.结果:正常志愿者与各种脊柱疾病患者在常用脊柱骨盆参数上呈现典型改变.在相关分析中,SKA与包括PI、LL、PT、SS在内的重要骨盆参数密切相关(p<0.05).此外,正常组中LL与PI、SS及PI与PT、SS密切相关(p<0.01),而TK与LL、CL具有相关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退变性脊柱侧凸组与强直性脊柱炎组均表现CTA与LSA减小、TLA增大(p<0.05),且强直性脊柱炎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特发性侧凸组仅TLA减小(p<0.05)而CTA及LSA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疾病呈现CHA的特征性改变.在Schwab SRS成人脊柱分型中,代偿平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LSA(p<0.05),失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CTA与LSA(p<0.05)和较大的TLA(p<0.05),CHA能反映各代偿阶段的特征性改变.结论:脊柱-骨盆和谐角可用于量化描述矢状面相邻节段间的关系.正常组与各种脊柱疾病,以及不同平衡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CHA特点,CHA用于临床矢状面平衡以及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具有可行性.SKA作为骨盆的矢状面解剖参数,与LL、PT及SS密切相关,可用于预示其他姿势性参数的变化.
脊柱畸形 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 矢状面平衡 代偿机制 评价指标
刘辉 郑召民 李思贝 张奎渤 王建儒 李泽民 杨豪
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51900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脊柱外科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65-70
2013-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