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倾型后踝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究内倾型后踝骨折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5~2010.12在我院治疗资料完整的后踝骨折病例75例,男46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5岁(15岁~89岁),分析其X片及CT特点.治疗采用后外侧切口2例,后内侧切口13例.结果: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8例,旋后-内收型15例,旋前-外旋型5例,旋前外展型7例.其中符合x线示三踝骨折,CT示后踝骨折块延伸到内踝即内倾型后踝骨折为15例(占所有后踩骨折的20%),内倾型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为35.5±5.5%,15例获得7-50个月(平均18月)随访.根据Baird-Jackson评定标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3.3%.结论:内倾型后踝骨折并不少见,绝大部分都伴有关节软骨的损伤,其产生可能是旋转应力合并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介于踝关节骨折与Pilon骨折的一个特殊类型骨折,需要尽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采用后内侧切口治疗具有优越性.
内倾型后踝骨折 影像学诊断 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陈龙 尹善青 郭晓山 洪建军 杨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浙江,温州,325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61-364
2013-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