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1~2009年华东区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LUCC被认为是能够从景观上表现人类活动最为典型的过程,LUCC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华东区域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2001~2009年之间的MODIS土地覆盖分类产品(MOD12)对华东区域整体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华东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华东区域农田、混合林、混合牧地和果园为优势类型,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37%、24%、15%和10%左右,其余类型所占面积相对较小,其中常绿林地占4%左右,城市建筑用地占3%左右,水体与湿地占2%左右,而落叶林、裸地以及积雪和冰等类型所占面积百分比不到1%;(2)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动态曲线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a)“先升后降”型,包括“农田”、“落叶林地”、“湿地”和“水体类”四类;(b)“先降后升型”,包括“灌木”、 “果园”、 “草地”和“常绿林地”;(c)“波动型”,包括“裸地”和“草灌混合类”;(d)“基本稳定型”:包括“混交林”和“城市与建筑用地”;(e)“突变型”,主要为“冰雪”类.文中最后也对上述变化特征可能出现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可为认识和理解华东区域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生态环境安全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动态变化特征 资源配置

崔林丽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上海市气象局,上海201199

国内会议

2013上海遥感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76-82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