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萧绍运河、纤道上的人文资源--以萧山段为例

萧绍运河为常年河流,是一条古代工程浩大的人工河.千百年来哺育、滋润着两岸人民,灌溉着萧绍大地的肥沃良田.她是浙江河文化的代表之一,运河两岸是最具水乡特色的一道风景线.萧绍运河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之源头.在唐代,萧山地处是钱塘江南岸浙东主要门户,是南北要冲.唐代的诗人们,纷纷追慕浙东山水,经杭州渡钱塘江到西兴(唐时萧山西陵).运河、纤道是旧时萧绍境内最具有水乡特色的一大风景线.运河上有石梁桥、石拱桥横跨.纤道上也有平桥、梁桥架设.纤道旁还会建有多座碑亭、牌坊;如有供背纤人、行人歇脚的凉亭、茶亭及寺庙等建筑物.千百年来,古运河哺育、滋润着两岸人民,灌溉着萧绍大地的肥沃良田.萧绍运河是浙江河文化的代表,古运河两岸是最具水乡特色的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而古岸苍苍的纤道,也如纤道石板斑斑驳驳一样,刻下了农耕时代的岁月痕迹,而这一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是不能再生的水乡特色景观.萧绍运河为常年河流,是一条古代工程浩大的人工河.千百年来哺育、滋润着两岸人民,灌溉着萧绍大地的肥沃良田.她是浙江河文化的代表之一,运河两岸是最具水乡特色的一道风景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萧绍运河两岸的情景,就像一幅荡漾着水乡的千年风情画,农耕时代的船桨声都能在那个时代一一再现.

萧绍运河 人文资源 历史价值

王建欢

国内会议

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浙江绍兴

中文

215-218

2013-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