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规范双重抗侧力体系中框架承载力的调整系数差异对比研究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在我国越来越多,而框架核心筒由于其使用方便、经济、有效等优势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结构体系,根据抗震规范理论,此种体系属于双重抗侧力体系。文章介绍了中美规范关于双重抗侧体系的要求,强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时中国规范的规定。本文以钢管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为例,研究了在同样的地震作用和结构体系下,分别按照中美规范设计框架部分的异同,由本例结果可知,在双重抗侧力体系中框架部分刚度中国规范要求较高,美国规范无明确要求。且中国规范要求框架部分所有楼层剪力标准值调整基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而美国规范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标准值调整基于各层剪力标准值。同时中国规范要求各层框架部分的剪力标准值不低于底部总剪力标准值的20%,美国规范要求框架部分剪力标准值不低于各层剪力标准值的25%,且按美国规范设计将比按中国规范设计框架部分节约钢材及建筑空间。综合来看,对于相同的地震作用下,我国对双重抗侧体型中框架部分要求较美国高,尤其是刚度部分要求在超高层建筑中影响很大。为了满足10%的刚度要求,框架梁、框架柱截面需增大较多。同时,我国要求所有楼层框架部分的承载力标准值按照基底剪力的20%调整,会造成框架相对刚度较小的楼层调整系数大于5。这意味着框架部分调整后的小震剪力标准值会比大震作用下计算剪力标准值大。
高层建筑 双重抗侧力体系 框架承载力 调整系数
Peter Li 崔鸿超
H&J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中巍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58-266
2013-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