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根据中国规范设计的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论文首先根据中国规范设计了一栋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然后对该隔震结构,分上部结构假设为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情况进行了罕遇地震验算分析,地震动根据中国规范选择了人工波1条,强震记录波两条及三条日本常用的强震记录波。结果表明:中国规范人工波反应谱吻合设防烈度8度,Tg=0.4秒的规范反应谱,其反应结果和强震记录波相差较大;中国规范人工波和Hachinohe(333.7ga1)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结构假设为弹性时,得到的层间变形角偏小,层间剪力,弯矩值和隔震层位移偏大;一般而言,地震力越大或上部结构相对越薄弱,假设上部结构为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情况的结构又应差值越大;隔震结构的罕遇地艘验算时.上部结构应采用弹塑性模型才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建筑结构 隔震设计 抗震性能 弹塑性分析

冯德民 三山剛史 王述超 夏晖 陈志刚

株式会社藤田 帝塚山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株式会社构造System 株式会社构造Soft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657-664

2013-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