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绍拼合带内新元古代辉长岩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
在江绍拼合带内的诸暨青顶山北侧发现证据确凿的辉长岩,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工作.定年结果显示,该辉长岩的成岩时代为836±9Ma,与前人研究的其附近的璜山石英闪长岩成岩时代大体相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该辉长岩具有明显的Nb、Ta等元素的负异常,多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样品具有较低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ISr=0.7030),较高的εNd(t)=6.0~6.6,Sr-Nd同位素特征与较高锆石原位Hf同位素特征(εHf(t)=8.4~13.9)相对应,类似于大洋岛弧岩浆岩Sr-Nd-Hf同位素特点,与微量元素判定结果吻合.综合前人江绍拼合带及其两侧的年龄数据和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江绍拼合带的双向俯冲模式.
辉长岩 地质特征 历史演变
胡艳华 徐岩 顾明光 唐增才 汪建国 袁强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31120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25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