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浙江省淳安县潘家花岗岩体特征与找矿标志

浙江淳安潘家钨钼多金属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矿区岩体主要为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为矽卡岩-接触交代型钨、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成矿母岩.成矿热液充填于花岗岩株与围岩接触部位,并在有利容矿构造部位富集,与含矿层的钙质岩层发生渗滤和接触交代反应,生成矽卡岩型多金属矿体.岩体本身富含钨铜等元素,属重熔型钙性交代花岗岩,蚀变具明显斑岩型特征,围绕潘家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金属矿种具明显水平分带,显示以岩体为中心,呈钨钼—钨铜——铅锌银——砷锑银的成矿体系,且矿区矿化面积大.潘家一带处于大陆板块地槽环境中,富含W、Cu、Mo、AU、Ag等元素的沉积物发生变质作用,与来自上地幔或地壳深部的熔液发生交代作用后抬升,形成重熔形成钙性岩浆,在燕山早期沿构造有利位置侵位形成潘家岩体.在后期的构造改造和热液叠加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铜铅锌矿和斑岩型钨钼矿床.潘家矿区及其外围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区域成矿条件优越,矿化蚀变强烈,矿种数量多,物化探及岩相标志明显,深部验证见矿效果好,寻找斑岩型及接触交代型矿床的有利部位.

花岗岩体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倪宋燕 孙昌一 王新华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杭州,310012

国内会议

浙江省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51-58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