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中的基于问题式学习:优势与挑战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强调案例学习、早起临床浸入以及自主学习;而中医学科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基于临床现象的观察,其知识呈现社会性、情境性、构建性、复杂性、默会性等特点,中医药人才培养更为注重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儒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及中医”悟性”的培养,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共性.自2003年起,学校引入PBL理念,按照中医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选取不同学习阶段的15门中医药核心课程开展PBL教学实践.同时,优化课程组织模块,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整合相关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将这些课程划分为中医经典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临床课程、技能学习课程等4大模块.PBL教学改革紧紧围绕中医思维建立和能力培养中中医哲学观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文化特征、从中医经典中体验知常达变的基本方法等几个关键和典型的问题开展,每个模块分别承担不同教学任务.调查研究显示,学校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满意率达84.75%,学生反映PBL教学改变了大家学习、思维方式,增强了大家的协作精神.

高等院校 中医学专业 课程教学 基于问题式学习

胡鸿毅 徐平 阎晓天 林勋 查建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

南京

中文

340-342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