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减杂交法鉴定喹烯酮诱导的差异基因

目的:喹烯酮具有较大的细胞毒性和体外遗传毒性,但其毒性机理目前仍知之甚少.为研究喹烯酮毒性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本研究以HepG2细胞为研究材料,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喹烯酮暴露后的双向消减杂交cDNA文库,挑选其中500个克隆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差异的相关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双向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阳性克隆基因测序后获得喹烯酮暴露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160余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90多个,表达下调的基因60多个.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消减杂交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起喹烯酮诱导HepG2细胞差异表达的正反向基因文库,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为比较全面的揭示喹烯酮毒性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兽药喹烯酮 毒性作用 分子机理 差异表达基因 消减杂交法
张可煜 王霄旸 王米 张丽芳 费陈忠 李涛 薛飞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兽药安全评价与兽药残留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241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郑州
中文
49-54
2013-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