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喹烯酮及其代谢物在鸡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目的:喹烯酮(Quinocetone)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开发的一类新兽药,迄今无残留靶组织、残留标示物等食品安全性标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开展喹烯酮及其代谢物N1-脱氧喹烯酮(Q2),脱二氧喹烯酮(Q4),脱二氧羰基还原喹烯酮(Q43),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在鸡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方法:采用78只健康科宝-500白羽肉鸡,随机均分成13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各组以50mg/kg b.w.剂量连续灌服喹烯酮7天,每天2次,分别于停药后4、6、12h、1、3、5、7、9、11、14、17、21d随机宰杀一组并采集鸡可食性组织(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HPLC-MS/MS测定喹烯酮及其代谢物在各组织的残留量.并计算喹烯酮及其代谢物在各组织的消除动力学参数.结果:喹烯酮原形和Q2均在四种组织中检出,在肾脏中残留量最多,残留时间最长;Q4在皮脂中未检出,肝脏残留量最多,但消除迅速;Q43仅在停药后6h肝脏中检出微量,其它组织未检出;MQCA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都明显高于其它化合物,并在肾脏中含量最多,在肝脏的残留时间最长.结论:喹烯酮及其代谢物均主要在鸡肝脏或肾脏中残留,且MQCA残留量最多,消除最慢.建议将MQCA作为残留标示物的重要考查对象,肾脏和肝脏作为残留监控的靶组织.

食品安全 鸡可食性组织 喹烯酮 代谢物 残留消除规律

雍燕 张桂君 徐立萧 张亚平 杨德学 方炳虎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郑州

中文

214-215

2013-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