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及其变迁:1978-2011
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1978-2011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现样本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资本、劳动与TFP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47%、10.90%和38.63%;同时,样本期间资本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劳动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TFP的贡献率较为稳定.实证结果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资本投入,目前仍处于投资驱动型发展阶段,属于粗放型增长.在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逐渐消失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型.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转换中,立足于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济增长 动力结构 模型模拟 历史变迁
谢朝华 刘衡沙
长沙理工大学 中国长沙 410114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638-641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