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内外: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
近些年来,主流与非主流相声、二人转与二人秀的激烈论争,表明人们关于曲艺认知的混乱.作为因应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而生的”曲艺”可以打破既有的官民、雅俗、大小传统等二元认知的桎梏,直面曲艺本身.在曲艺演绎的历史长河中,以厚厚薄薄的城墙为界,城墙内外的曲艺分别有着”媚下”和”迎上”的基本取态.这意味着乡野曲艺一直就有的都市化历程.二人转和温州鼓词在当代不同地域的红火,预示着诸多乡土艺术再度繁盛的可能,但必须首先让这些乡土艺术回归乡土.作为地方的文化、方言的艺术、群体的生活,任何一种曲艺的繁荣都是以充分体现其乡土味、方言味、土得掉渣的生活气息为特色。将曲艺还归地方,还归于民,而非拔苗助长式地硬生生地将其推向央视,推出国门-让曲艺进城-才是繁荣曲艺更合理、更长效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曲艺都市化的良性发展才有可能,都市化的曲艺才能大行其道,文化大国、强国的建设才不是海市屋楼。
曲艺艺术 都市化 民族特色 文化传承
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浙江柯桥
中文
37-4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