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发育早期肝脏IGF-Ⅰ的表达特异性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高邮鸭和金定鸭两个品种在生长发育相关性状上存在明显表型差异,是研究中国地方鸭肌肉生长发育的理想试验模型。本试验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采用Elisa方法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肝脏IGF-I蛋白表达的品种、时间和性别特异性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体重发育呈持续增长态势,其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速度表现出阶段不平衡性,说明不同品种鸭生命早期的体重发育模式基本一致。鸭品种内琴胎期体重雌雄性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与水禽出雏后至成年雌雄性体重差异不大是相符的,也可能与禽类的特殊发育模式有关。本试验发现,鸭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变化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而且受到品种和日龄交互作用的极显著影响,证实由于遗产背景的差异,禽类不同的种属和品种胚胎的生长发育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试验首次证实鸭肝脏IGF-I在13胚龄已有表达,而在鸡上胚胎期肝脏中没有发现IGF-I的表达,提示禽类胚胎期肝脏IGF-I的表达存在极端的种属效应。本试验所检测的两个品种鸭肝脏组织中IGF-I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段均表达,呈持续上升态势,说明不同品种鸭生命早期的肝脏组织中IGF-I的表达发育模式基本一致。同时,发现鸭早期发育过程中肝脏组织中IGF-I蛋白的表达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而且也同样受到品种和日龄交互作用的极显著影响,提示遗产背景的差异可能对不同鸭品种胚胎肝脏组织中LGF-I的表达产生影响。鸭早期发育过程中肝脏IGF-I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和体重发育趋势一致,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提示肝脏IGF-I的表达可能在鸭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品种鸭 生长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体重差异性
徐文娟 胡艳 宋迟 宋卫涛 章双杰 李慧芳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3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164-164
2013-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